Binance - Cryptocurrency Exchange for Bitcoin, Ethereum(访问: hash.cyou 领取999USDT)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启功先生为北京师范大学题写的这句校训激励了无数师生。2022年,正值启功先生诞辰110周年,也是北京师范大学建校120周年,为怀念启功先生,研讨启功先生的美育思想及其在诸多领域的学术贡献、艺术贡献,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北京师范大学和中国书法家协会联合主办的“启功先生与美育”学术研讨会于8月26日在北京师范大学启功书院开幕。在为期两天的会议中,老中青共二十位专家学者进行学术讲演,既是对启功先生最深情的怀念,也是为了弘扬名师先贤在中国现当代美育进程中的弘文励教精神,探索当代美育发展之路。
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美育在全面发展的教育中具有重要地位,不同于艺术教育,其核心在于塑造受教育者的人格,最终目的在于培养人的全面发展。中国书协分党组书记李昕在研讨会上发言,他说,深入总结启功先生的书学思想,特别是蕴含其中的美育内涵,不仅重要,而且急迫。书法是中华民族最具代表性的文化标识,也是华夏精神旗帜的典型象征,研究、阐述、宣传好书法美学内涵和时代价值,不断提升社会审美水平与人文素养,是当代书法人义不容辞的神圣职责。
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研究中心主任王一川教授在演讲中仔细阐释了对于“人师”概念的深层理解,他说:“如果大学教育的目标在于培养具备高级专业知识和专门技能的高素养公民,那么,其中大学美育的目标在于运用感性符号系统体验等途径促进这些高素养公民的人格养成。”他认为,现代大学所培育的人才,无论是否出身师范院校,都应当力求成为具备个体德行修为之人,即拥有“人师”风范之人。重庆大学艺术学院院长雒三桂教授谈道:“如果没有完善的人格,就很难理解美,我们的美育教育就只能浮于表面,起不到真正的育人化人的作用。”首都师范大学中国书法文化研究院何学森教授提出,启功先生对于“学为人师”、立德树人的人生示范作用有着明确认识和主动追求,达到了“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化境,为世人树立了一个典范性样本。从实践论美学的角度来说,启功先生尚真的审美人生具有重要的美育意义。
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叶培贵教授在演讲中说:“在美育大规模实施的背景下,十年、二十年之后,如果我们无法让每一位受教育者都‘能拿起笔写几个字’的话,这样的教育,就极可能是‘架空’的、不切实际的,教育过程中辛辛苦苦设计的‘理论’‘欣赏’‘历史’等教学内容,也就可能随着时间而飘散于风云之中,落得个两手空空。”他认为,启功先生的书学正是立足书写实践,绝不故弄玄虚,与《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的务实精神高度契合,为指导书法教育教学实践提供了新的路径。
启功先生的美育思想的核心特征又在于“平易”与“通达”。中国劳动关系学院程仲霖副教授在其演说中说:“启功先生的书学观来自一生的实践,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发人深省,却切中肯綮,颇有新意。用平淡无奇的话把问题说得明明白白,没有任何条条框框,充分体现了一种通俗性。”这种从简适俗的审美意识贯穿着启功先生从艺从文的始末,塑造了他“通达”的书育观念与实践道路,如同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肖向荣教授所说:“先生以对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通透领悟,冲开学科之间的‘壁垒’,打破被人为复杂化的学术‘迷信’,用简单直白、通俗易懂的方式,将书法艺术所代表的传统文化最高深的‘美’带给最普通的大众。”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书法系教授在演讲中指出,真正的书法艺术之美不能仅仅停留于技法层面,而应该折射出中国传统文化之美,“其目标应是令受教育者感受到以书法艺术为载体的传统文化之美,只有这样,书法美育方可真正见成效”。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李永忠副教授也表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时代的主题,而传统文化认同恰恰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核,这将会令美育接受者感受到传统文化的价值和力量,从而对传统文化产生一种自然而然的认同感。”
HASHKFK